农具古书-农具书籍
文章信息一览:
- 1、鐏轴的解释
- 2、钯(古代兵器名称)
- 3、铜铲是多少年前发明的
- 4、明朝抗倭神器——“钯”
鐏轴的解释
鐏轴的解释 即 鐏臼 。 明 徐光启 《农政全书》 卷二三:“多用畜力挽行,或借水轮,或掘地架木,下置鐏轴,亦转以畜力,谓之旱水磨。” 参见 “ 鐏臼 ”。 词语分解 鐏的解释 鐏 ū 戈柄下 端的 圆锥形 金属 套:“进戈者前其鐏。
具体来说,鐏轴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,上部分为鐏,即磨盘;下部分为轴,即磨杆。当轴转动时,磨盘也随之旋转,将放置在其上的粮食研磨成粉。这种磨具不仅适用于旱地,也可以在水中使用,因此被称作“旱水磨”。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粮食加工的效率,减轻了人力负担。
鐏,拼音为:zūn,意思是:(1)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:“进戈者前其鐏。”(2)古同“樽”,古代的酒杯:“狼籍盘与鐏。”(3)古书上说的一种农具。(4)姓。相关组词:牺鐏、鐏罍、鐏俎、鐏臼、鐏轴。
钯(古代兵器名称)
1、钯(古代兵器名称)钯是一种古代兵器,由农具演变而来。中文名:钯 外文名:rake 别名:耙 使用者:猪八戒 基本内容:钯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,其末端装九齿铁钯,齿锋利如钉。钯全长4米左右,重5公斤,可拍击,亦可防御,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。
2、钯,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,由农具演变而来。其在古代战争中并不常见,但相关记载颇多。 钯的制式独特,通常全长约5米,分为钯柄和钯头。钯柄多为木制,钯头则为九齿钉钯,齿端锋利如钉,杀伤力巨大。主要攻击方式为拍击和钊击,也可用于防御。
3、钯这种兵器其实包含的种类很杂,有钯、镗钯、扒、锡钯、铲、马叉六种,完全是由我们古代的农具演变而来,在其上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新精神,本来用于耕种的农具都可以成为克制倭寇的兵器,我们也不禁为其的奇思异想和实践精神感到惊叹。
4、古代还有一种短兵器叫“铁尺”,长约0.6米,细长而扁,无尖无刃,以劈砸点戳为主,清代时还比较流行,目前已极为罕见。钯:钯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 器,其末端装九齿铁钯,齿锋利如钉。钯全长4米左右,重5公斤,可拍击,亦可防御,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利器。
5、铁钯是古代冷兵器。即铁搭,《六韬·虎韬,军用》:“鹰爪方胸铁钯,柄长七尺以上,三百枚。” 铁钯分为钯尖、上把段、中段、下把段、把尖等部位。排钯木 武术杂器械之一种。有刺、撩、拍、拦、扫、刨、绞、划、抡、钩等法。演练起来具有气势雄浑,勇猛刚劲,沉稳端庄,节奏鲜明的特点。
6、镋钯,一种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,其创始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的御倭战争。这种武器的长度达到了七尺六寸,重量为五斤,其形状类似矛头,但长出两股,两旁各有一横股,拥有四棱形的刃。这种设计使得镋钯具有多种用途,既可击穿敌人,又可抵御攻击,兼具矛和刀的双重功能。
铜铲是多少年前发明的
多年以前 铜铲青铜器。铲土除草用的农具。在《诗经》和其他古书里另有钱、鎛(音博)、臿(音插)、铫(音摇)等名称。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锹。商代的青铜铲形体较长。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一件商代铲,全长22.45厘米,上端有方銎可以安柄,下端刃宽8.5厘米。
青铜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,出现了锋利、轻便的青铜农具,如铜斧、铜铲、铜锄、铜锸、铜镰等,但木、石、骨、蚌农具仍是主流。铁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,铁和畜力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,农具发展至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特点的精耕细作阶段。
在古代,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可追溯至石器时代。起初,人们使用石锛、石斧等工具进行砍伐和焚烧,开启了“刀耕火种”的农业阶段。约八千年前,中国农业进入耜耕时期,出现了石铲、石锄、石耜等工具,以及石刀、蚌刀、石镰等收割工具。
距今八千年以前,我国的农业进入耜(si)耕阶段,人们在伐木烧荒以后,还要进行翻地,于是出现了石铲、石锄、石耜、骨耜、石犁等翻土工具,还出现了石刀、蚌刀、石镰、蚌镰等收割工具和石磨盘、棒,研磨器,木杵等粮食加工工具。
北非以外的非洲和埃及地区使用青铜器较晚,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初年;美洲则更晚,直到将近11世纪,冶铜才开始实现规模化,中国则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。
明朝抗倭神器——“钯”
明朝时期,钯的巅峰时刻是与戚继光将军抗倭的历史。当时倭寇在我国沿海地区肆虐,戚继光为弥补攻击短板,克制倭寇的倭刀,定制了一种新兵器——镗钯。 镗钯是钯的一种,长度与普通钯相近,钯首变化较大,类似镗首,有正锋,两侧有斜刃。
明朝抗倭神器——“钯”钯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,由农具演变而来,虽然在古代战争中并不常见,但是在历史中有关其的记载却不少。钯的制式很特别,通常通体长度在5米左右,分为钯柄和钯头两部分,钯柄一般为木制,钯头的样式特殊,一般为九齿钉钯,这种钉耙的齿末端锋利如钉,杀伤力很高。
戚家军,明朝嘉靖年间由戚继光组建的军队,以抗倭闻名。他们使用的武器及装备反映了当时的军事科技和战术需求。以下是戚家军的武器及装备介绍: 刀盾:戚家军的基本装备之一,盾牌用于防护,刀则用于近战。 狼筅:一种长柄武器,顶端装有钩状物,可用于刺击和钩挂敌人。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这一点戚继光十分清楚,他在戚家军装备了大量镋钯,就是为了对付倭寇那杀伤半径达一丈五尺的倭刀——练过器械的读者可能会知道这种镋钯,简直就是长刀的噩梦。戚继光传授给战士们的镋钯术,居然只有简单的七招:朝天势、中平势、进步势、伏虎势、金枪势、骑龙势、架枪势。
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。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,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。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,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。
关于农具古书,以及农具书籍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-
上一篇
东北农具加工-东北农具加工厂有哪些 -
下一篇
进口农机带式割草机-纯进口割草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