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农具 正文

旧式农具-老式农具

农具 11

文章阐述了关于旧式农具,以及老式农具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
文章信息一览:

唐朝后出现了那些耕作农具的变革

曲辕犁)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。(翻土农具) (耦犁)西汉。(二牛三人一组耕地) (鐴土 铁铧)秦汉时期。(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,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) (犁錧) 战国时期。(翻土农具) (犁鑱) 周朝。(翻土农具) (竹莜)也叫“竹爬” 出现于西汉。(翻土农具) (銍)战国。(翻土农具) (镰)周朝。

从耒耜到铁农具: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,人们主要使用石斧、石铲、木耒、骨耜、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。进入文明时代,耒、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。春秋战国时期,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,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、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。

旧式农具-老式农具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三国时期用于灌溉的翻车发明以后,一直是用手摇的,到唐代时出现了脚踏翻车和牛转翻车,功效大大提高。唐代还出现了立井水车,亦称为井车,是一种以木桶相连用来提取井水的水车,一直在北方农村沿用,在旱地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。耕作工具:曲辕犁。又称江东犁。

江苏苏州甪直农具博物馆景点介绍

穿过万盛米行的石槔大院来到“耒耜堂”,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,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“农具博物馆”。中国农具之发展,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具,到铜铁木竹的配合,从而发展到小手工业生产的农具,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。

沈宅沈宅位于江苏苏州甪直镇,是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,建于1873年,距今有130年历史,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,现向游客开放的只属西部的720平方米。宅内仪仗厅(摆放官帽、花轿等),现为甪直古镇保护成果简介展。这原是沈家便厅,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厅,现作为“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”的展厅。

旧式农具-老式农具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沈万三故居:沈万三是明代著名商人,他的故居位于甪直古镇,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。这里不仅可以了解沈万三的生平和经商故事,还可以拍摄到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木雕窗花。甪直博物馆: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镇的资料,是了解甪直历史文化的好去处。

保圣寺。甪直除了达圣路还有保圣寺有,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。这里展示了许多农具,是了解水乡农具发展历程的好去处。

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成立于2003年9月的水乡农具博物馆,民列了7000多年前的石锛、石镰;良渚文化晚期的青铜家具;汉代时期的铁制农具;六朝以后出现的犁辕(由直辕--曲辕);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趋于完美的一系列农具。给自古便傍水而居,以农业发达著称的古镇甪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庭院之北,就是在大雄宝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古物馆,内有世界闻名的“塑壁罗汉”。银杏树 古银杏又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一。这不仅是甪直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古老的标志,而且为甪直的景色添彩增辉 。

戽,这个字怎么读

1、戽hù ⒈戽斗,取水灌田的旧时农具,形状像斗,两边有绳,由两人拉绳牵斗取水。⒉用戽斗取水灌田:~水抗旱。

2、“戽”的读音是:hù。【读音】hù 【解释】(1)灌田汲水用的旧式农具(亦称“戽斗”)。(2)用戽汲水。【组词】(1)戽斗:hù dǒu 形状似斗,用于汲水灌田的老式农具。(2)戽水:hù shuǐ 汲水灌田。(3)水戽:shuǐ hù 一种汲水的农具。

3、戽 [hù]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,祝好!祝您学习进步!如果不懂建议重新提问,也可以直接追问哦。

关于旧式农具和老式农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老式农具、旧式农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
扫码二维码